湘潭市首个规模化生物质有机肥厂投产

12月26日,湘潭市首个规模化生物质有机肥生产企业——湖南沃地肥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与该公司同时揭牌的还有湖南农业大学肥料中试基地和华中农业大学产学研基地。 湖南沃地肥业有限公司系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该项目为湘潭县重点建设项目。 湘潭县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和生猪调出重点县,该项目主要是以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杆为主要生产原料,通过先进的现代工艺将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杆转化为有机肥料。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1亿元,其中目前完工并投产的一期项目投资为5000万元。项目通过先进的现代工艺和完备的农作物秸杆和畜禽粪便收集、储运、加工系统,可年回收利用农作物秸杆2万吨、尾菜及...

有机肥让巴旦木口感更好

12月中旬,莎车县农田略显萧瑟,但这里的农民并没闲着。莎车县阿热勒乡托盖塔塔尔村村民阿卜来提·恰瓦尔正利用冬闲时间,堆积绿色有机肥。“今年我的地施了有机肥后,巴旦木长得特别好,每亩收入800元到1200元呢。” 今年,阿卜来提种了12亩巴旦木,有纸皮巴旦木、软壳巴旦木、薄皮巴旦木等品种。 “以前下载九游会都给巴旦木上化肥,施多少肥也没个定数,县里专家引导下载九游会给巴旦木定量施有机肥。今年果园丰产,做到了每亩28株,每株产量5公斤,亩产量140公斤左右。”阿卜来提自豪地说。 今年,我区在莎车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试点。莎车县选择1万亩巴旦木生产基地作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核心示范区,将所有乡镇、村以巴旦木为主的林果基地全...

60天,厨余垃圾变有机肥

12月28日上午,由城阳区老干部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壹起分”社区环境服务中心、区老年大学共同举办的“源头分类牵银发、资源利用美家园”城阳区百姓乐园有机堆肥点正式启用,这是我市第一个由老年大学牵头举办的有机堆肥点。据了解,经过两个月的高温发酵、腐熟和科学管理,厨余垃圾可以减量70%,全部无害化,有30%成为腐殖质和有机肥。这也是欧盟等发达国家优先推荐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方法。 来源:青岛新闻网

麦积区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有机肥+配方施肥”种植模式

麦积区2018-2019年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在花牛镇、石佛镇、中滩镇、渭南镇、甘泉镇、马跑泉镇6乡镇13家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建立核心示范区,面积1万亩,主要示范推广“有机肥+配方施肥”“畜-沼-果”“有机肥+绿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畜-肥-果”5种技术模式。 天水洁通农业公司是麦积区“有机肥+配方施肥”种植模式的核心示范点之一,该基地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果品、苗木繁育、销售,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制造等,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通过出租流转农户土地,集中连片栽植花牛苹果2268亩,2011年有520亩挂果,公司2012年投资2200万元,新建果园700多亩,建设占地6000平方米库容5000吨的冷...

秸秆变身有机肥

日前,坐落在宿州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安徽肥地肥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产。该公司每年能消耗秸秆3万吨,处理垃圾及畜禽粪便3万吨,生产有机肥料6万吨。通讯员 张成伍/摄 12月10日,滁州市南谯区太力农业科技公司工人在装运外销的有机基质。该公司通过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家禽粪便等研发生产有机基质,开发出生物有机肥、水产专用肥等10余个产品,每年可生产秸秆有机基质1.5万吨。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张成伍 董超 许煜龙

有机肥种植 营养丰富 海口馆芽菜走俏冬交会

12月15日,2019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人流如织,海口馆扶贫产品美福芽菜首次亮相颇受青睐。 海口日报记者 石中华 摄 “快来看这一片芽苗菜,绿油油的,好清香啊!”12月15日上午,海口市民李国林拉着家人一起逛冬交会,走到海口馆扶贫展台看到一排排亭亭玉立、娇嫩欲滴的芽苗菜立刻被吸引。 外出吃饭,有时服务员把一盘“盆景”一样绿油油的豆芽状植物端上桌,再递给您一把剪刀,一把剪下,直接放进锅里煮。对,没错,这就是芽苗菜。 芽苗菜,也称豆芽,又名巧芽,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供食部位是嫩梢和嫩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味清香、质柔嫩、清甜适口,...

四川什邡:餐厨垃圾“变身”有机肥

腐烂的蔬菜、变质的水果、吃不完的剩饭……谈到餐厨垃圾,大家都是避而远之。然而,如今在德阳什邡,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垃圾最近竟然成了“宝贝”。为了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助力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日前,四川省德阳什邡市启动了北门片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试点工作。记者从什邡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取得实效。 在什邡城区京什街及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餐饮店铺,北门片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试点启动以来,每天市民都会见到这样的餐厨垃圾收运车穿梭在街头,收运工人从店铺里推出餐厨垃圾收纳箱,再通过机器操作,便将一桶桶让商家们头疼的餐厨垃圾回收到类似的车身罐子里。据介绍,这种车外表看上去像个罐装车,其实和其...

50吨番薯废料“变身”有机肥 柘岱口乡建“垃圾桶供给站”实现废物再利用

这是有机肥,拿来种菜,咱们自己吃得也放心!”近日,柘岱口乡五星村内,村民项国顺提着写有“柘岱口垃圾资源化处理”字样的4袋有机肥,在自家菜地里忙碌着,细心地为过冬的小白菜追肥,“这些肥料不用钱买,都是番薯废料‘变’的。” 柘岱口乡地处遂昌西部山区,是我县番薯种植加工的“网红乡”,全乡种有番薯3000多亩。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全乡的农民都会开始为期3个月的番薯条制作。由于番薯加工要削皮,一个制作周期,全乡就会产生近50吨的番薯废料。 “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晾晒,但一遇到阴雨天气,番薯废料就会腐烂,影响环境卫生。”今年年初,在乡里定期开展的番薯产业乡村论坛上,番薯加工大户、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叶益华向柘岱口乡党委反映...

延吉:污泥变成有机肥 集中处理中心变废为宝

随着第一辆污泥车驶入车间,投资约5200万元,为期7个月紧张建设的延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集中处理项目在12月3日正式运行。处理后的污泥经过“填料”、发酵,摇身一变成为有机肥,在南方城市供不应求。 污泥集中处理车间 杨婷婷 摄 “污泥集中处理项目是下载九游会工作的新亮点,这对延吉市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有重要意义。”延吉市水务集团工程项目部主管辛洪波告诉记者,过去对污泥的处理都是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虽然也是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但还是不如现在更加环保。 污泥被送到污泥集中处理车间即将进行混合 延吉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更加环保,污泥集中处理中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让曾经“一无...

有机肥 促增收

俗话说,“秋施金,冬施银”,冬季施肥同样重要。入冬以来,富县的果农们开始忙着给果园施肥,田间地头一派热闹景象。羊泉镇郭丰村果农任小平忙着挖沟、倒沼液。他说:“使用有机肥,土地不板结,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据了解,任小平共种植10亩苹果,今年产果1.5万公斤,收入10万元以上。   来源:延安日报